彎道輔助照明了解一下 夜間轉彎不打怵
瀏覽量
【摘要】:
“彎道輔助照明”現身說法
相比起ESP等日常配置來說,彎道輔助照明的普及率還不夠高,因此對于很多消費者來說略顯陌生,因此盡管一些中高檔車型的配置單里有它,可能消費者也并不放在心上。但是,體驗過“彎道輔助照明”的人都知道,妥妥的夜間轉彎神器。
“光沿直線傳播”這一物理常識大家都知道,車頭燈的燈光也不能例外。所以在晚上行駛時,一旦汽車拐彎,彎道內側就會出現大面積的視野盲區。尤其是類似小區內道路的狹窄路段,一方面路燈昏暗,另一方面車燈直射的原因會造成道路照明不足。而“彎道輔助照明”的存在相當于有了一個“會拐彎的車燈”,讓原本的視野盲區變得清晰可見,大大提升了夜間轉彎的安全性。
目前常用的“彎道輔助照明系統”分為兩種,一種是動態彎道輔助照明,這類系統多數被稱之為AFS (Adaptive Front lighting System),即前大燈隨動轉向功能。它能夠根據行車速度、轉向角度等自動調整近光燈的照射中心,使得大燈始終隨著車輛轉彎角度變化,從而保持燈光和行駛方向一致。該系統通過在燈組內安裝一套運動機構,帶動燈泡和燈杯轉動來實現的,移動的時機以及幅度由行車電腦控制。一般車速高于20KM才能開啟。
靜態彎道輔助照明工作原理
另一種更為常見的是靜態彎道輔助照明,有兩種形式,一種是在大燈里面加裝一個燈泡,另外一種是依靠已有的燈(霧燈、側燈等)進行輔助照明。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,只要方向盤轉向達到一定角度,就可以自動開啟相應方向的燈泡或者霧燈(側燈)給予輔助照明。在夜晚車速低于40KM行駛轉彎以及原地轉向時,靜態輔助照明能夠照亮彎道內側的一小片區域,讓駕駛者看到車的側面。
“彎道輔助照明”有妙用
就目前來看“彎道輔助照明”的普及率并不高,部分中高檔車型上也只是選裝,一方面是廠商處于成本考量;另一方面則是廠商更愿意在消費者“看得見”的地方做文章,增加“感官價值”,像“彎道輔助照明”這種“隱形配置”顯然不在廠商的考慮范疇。